
高熵合金的理念去开发设计一种难熔中熵合金,从元素周期表的难熔元素里选了 Cr、Mo、Ti 这三种元素,另外又选了研究比较成熟的 Al 元素,把它们组成合金体系来进行研究。因为 Cr、Mo、Al 这些元素在模具材料里有着很不错的性能,所以基于模具材料应用这个背景,来研究这个合金体系的性能,还会和传统模具材料做对比呢。主要是因为这几个主元元素的原子半径不一样,使得 BCC 固溶体相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晶格畸变,而这种畸变增强了固溶强化的效果,让合金能有比较好的显微硬度。随着 Al 元素含量变多,合金的显微硬度先是变大,之后又变小了。这得从两方面综合分析原因,当原子半径比较大的 Al 元素加进去后,BCC 固溶体相里的晶格畸变变得更严重了,固溶强化效果也就更强了,所以显微硬度会增加;可随着 Al 元素含量继续增加,析出来的第二相β - Ti 相的含量也变多了,它会弱化固溶强化的效果,它的强度比无序固溶体相的强度低,所以显微硬度就减少了。当固溶强化效果占主导的时候,显微硬度就增加;要是β - Ti 相的影响越来越大了,显微硬度就会减少。

Al元素含量变多,抗压强度也是先增加后减少,对应的应变也慢慢变小了。当 Al 元素含量是 0.3 的时候,合金压缩强度能达到最大值,是 1563 MPa,对应的应变是 6.1%呢。在高熵合金体系里,相结构对压缩性能的影响很大,一般来说,BCC 固溶体结构的合金强度比较高,不过它的塑性相对就低一些。比较高的显微硬度和强度,主要是合金强化机制里固溶强化带来的结果哦。添加 Al 元素后,又进一步出现了晶格畸变效应,这样就促使合金的强度增加了。

高熵合金的成分开发这几年发展得挺快的,它那些优异的综合性能在高温领域有着特别大的应用潜力呢。现在用来制作难熔高熵合金的技术主要就是传统的真空电弧熔炼,可难熔高熵合金都是由高熔点元素组成的,制作过程对温度要求很严格,所以制作成本挺高的,难度也大,这些对难熔合金的研究都有一定限制,而且用真空电弧熔炼做出来的样品会出现缩孔之类的缺陷,这也会影响对合金性能的研究以及高熵合金的发展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