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D 打印工作性能可是国内外学者一开始就研究的方向,也是在进行 3D 打印之前,判断 3D 打印材料能不能用来打印的关键所在。2011年的时候,Lim 率先指出,挤出堆积式 3D 打印工艺里,材料有几个关键特性,像可打印时间,就是材料能用来打印的那段时间;可堆积性能,就是材料能不能一层一层堆起来;可泵送性能,就是材料能不能顺利被泵送;还有可打印性能。后来呢,Le 又说,可堆积性能和可挤出性能是浆体材料在 3D 打印里最关键的两个性能,还从可打印时间、工作性能、可挤出性能、可堆积性能这四个方面去评价 3D 打印浆体的可打印性能。不过 Le 提出的这些概念有点乱,相互交叉,不太好区分,很容易让人搞混。

2017 年,Kazemian 等学者觉得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描述 3D 打印浆体材料的工作性能,分别是打印产品的外形稳定性,就是打印出来的东西形状稳不稳定;可打印性窗口时间,就是能打印的时间范围;还有打印质量。这种描述方法虽然概念区分得比较清楚,但是它没办法用实实在在的基本物理参数来表示,所以不太科学。从那以后,大部分关于 3D 打印工作性能的研究都集中在材料的可堆积性能和可泵送性能上。可是在粘土基材料的 3D 打印研究这块,一直都没有合适的评价标准,国内外学者大多只能参考或者直接用水泥基材料或者其他领域的测试方法来评价 3D 打印粘土基材料的 3D 打印工作性能。所以啊,研究粘土基材料 3D 打印工作性能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